校园流感流行的原因是什么
1.学生来自四面八方
学校的学生来自各个家庭,又集中到一个学校。尤其开学之初,由于假期学生们社会活动增多,活动范围广泛,假期结束后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很容易携带流感病毒进入学校,造成学校流感流行。在一些住校生和走读生兼有的学校流感暴发的调查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首发病例往往是走读学习,然后由走读生感染住校生,引起住校学生的流感暴发。有些学校的住宿生实行各年级孩子混住,更容易造成流感流行。一间宿舍里出现流感,可被带到各年级各班,引起学校流感暴发。另外,一些大型集体活动,如夏令营、联欢会等,均可因孩子们来源广泛,密切接触机会增多,造成流感传播。
2.学习压力过大,学生带病上学
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尤其是小学1~3年级的孩子年龄较小,抵抗力低,且对学习压力适应性较差,更容易患病。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生病的学生大多带病坚持上学,很少请假,未隔离率常常高达75%~90%,尤其是期末考试阶段和面临升学压力的初三学生。而幼儿园儿童尽管年纪小,由于没有学习压力,患病后一般都会在家休息,从而起到隔离的作用,减少了流感的传播。因此,幼儿园中流感流行的情况较少。
3.教室、宿舍过分拥护
流感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流感患者的一个喷嚏可喷出10万个唾液飞沫,含有上万个病毒,以每小时145千米~160千米初速度喷射,2秒内就可喷射4~5米远。而在一些学校里,教室和宿舍过于拥护。一间56~60平方米的教室竟然塞进了六七十个学生,学生人均占地面积不足0.9平方米,明显低于我国《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规定的人均1.1~1.37平方米;一所学校的学生宿舍面积为32平米却住了42个学生,15平方米的学生宿舍住了20多名学生,有的学校住宿学生人均床位0.8个,也就是说有些学生不得不两人合住一张床。在这样拥护的环境下,一旦出现1例流感患者,很容易造成kaiyun全站网页版登陆的传播。
4.教室、宿舍通风不良
某学校流感流行,相邻两班学生间感染率相差明显。调查人员发现,患病人数较多的班级窗子正好被另一个建筑物挡住,教室通风不良,而发病较少的班窗子通风很好。在许多流感流行的学校都有教室、宿舍通风不良的现象。广西一所学校在某年5月流感流行,调查发现“教室的大部分窗子不开”;吉林的一所学校宿舍甚至“常年不开窗”。流感病毒在在空气流通、干燥、炎热的气候中,其存活能力减弱;而在通风较差、空气污浊和潮湿的环境中存活时间较长,其传染性增强。因此,学校这种通风不良的环境,无疑成为流感病毒的温床,促成流感的传播。
5.饮水机、卫生间有缺陷
2008年,香港一所学校流感流行,3名儿童患流感死亡。专家小组调查后认为,学校的喷射式饮水机有可能成为流感的传播媒介。一些孩子“大多会直接接触出水口,小童口鼻的分泌物会污染出水口,造成交叉感染。”我国大陆的一些学校也发现小学生忘带水杯,直接用口对水龙头饮水的现象。一所学校开水不足,孩子们共用水桶直接饮井水,造成多人出现发热症状,开始专家们怀疑是伤寒,经检测后才确诊是一起流感暴发。
一些学校的卫生间里卫生太差,垃圾满地,苍蝇乱飞,坑位过少,洗手龙头里无水。学生们下课后拥护在卫生间里,便后无法洗手。卫生间的门把手、水龙头都成为了传播流感的媒介。
6.孩童间接触密切,但卫生习惯不良
学生们在课间追逐打闹,接触密切,无论有病没病毫无戒备之心,尤其是年幼的小学生。他们有的共用水杯、碗筷,住宿学生也常有共用手巾,混盖被褥;有的孩子打喷嚏、咳嗽不注意掩住口鼻,有的随地擤鼻涕、吐痰;一所学校中大部分孩子不饮用开水。考问他们流感预防的相关知识,知晓率不足30%。而在流感流行后,一些学校及时向家长和学生宣传卫生知识,很快引起家长和学生的重视,纠正了卫生习惯,使流感的流行得到较快控制。
7.学校对疫情报告较晚,控制不及时
在这些校园流感流行的事件中,一些学校教师对流感的危害认识不足,发现病例出现误认为是普通感冒,没有及时报告,造成流感流行。有的学校在流感流行10天后才报告,造成多个班级流感流行,有的班级的患病率甚至达到50%以上;84篇文献中,导致百人以上患病的事件达34起,占40%。但也有几所学校的班主任发现班里有异常缺勤的情况及时报告,很快控制了疫情的发展,仅出现十多例流感病例。说明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可明显减少流感的流行。
8.流感疫苗接种率低,学生的易感性高
在这些流感流行的调查中发现,学生们的流感疫苗接种率普遍低于10%,有的甚至为0。因此,学生们对流感的免疫力普遍较低,容易造成流感的流行。以往曾有一个学校甲、乙型流感两种病毒同时流行的情况,今年很可能出现甲1、甲3和乙型流感病毒三重流行的情况,如果能接种甲型流感疫苗其中的一种,也能够减少这种混合感染的疫情发生。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