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肝的危害及流行状况
戊型肝炎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发现的一种新传染病,由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引起,是主要病毒性肝炎之一。
戊型肝炎的危害
戊型肝炎的传播方式与甲型肝炎一样,主要是“病从口入”。戊型肝炎病人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3周内,大便中都可检测到戊型肝炎病毒。吃了被戊型肝炎病毒污染的食物或用了被戊型肝炎病毒污染的餐具就有可能患戊型肝炎。
戊型肝炎的临床症状也与甲型肝炎相似,但症状更重,黄疸较深,淤胆型肝炎多见,病程较长,病死率更高,大约1%~4%。戊型肝炎感染的人群年龄较大,青年人群中发病率最高,达3%~30%;我国戊型肝炎患者的年龄多在35~82岁,平均年龄为47岁。
戊型肝炎对孕妇、胎儿、老年人和慢性肝病患者的危害更大。戊型肝炎死亡患者的平均年龄达62岁,说明老年人感染了戊型肝炎后病情较重;妊娠女性感染了戊型肝炎,常常导致重症肝炎,病死率高达10%~25%;原有慢性肝炎的患者如果感染了戊型肝炎,极易发生肝衰竭,病死率可高达75%。
戊型肝炎的流行状况
戊型肝炎暴发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近半个世纪来,全球万例以上规模的戊型肝炎暴发达10余次。1978年11月初,印度克什米尔山谷巴拉穆拉地区的一条小河被戊型肝炎病毒污染,当地饮用这条小河水的居民中275人发生戊型肝炎。
新疆南部地区暴雨引起水源污染,导致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戊型肝炎暴发,持续流行20个月,波及3个地州23个城镇,发病人数达12万多,死亡近千人。2007年10月,非洲乌干达北部亦发生戊型肝炎大流行,至今仍未完全控制,疫情最严重的两个镇发病率高达30.9%和19.2%。
我国是肝炎流行较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随着甲、乙型肝炎疫苗的应用,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的发病率明显下降,而戊型肝炎的发病率却逐年上升,成为我国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991-1995年,我国对部分省市的调查显示,人群中戊型肝炎的感染率为9.6%;而最近的调查表明,我国人群中戊型肝炎的感染率已经上升至20%~40%。
据卫生部疫情公告,2002年,我国仅报告戊型肝炎6830例,而2010年我国的戊型肝炎发病人数达23682例,较2009年增加16.22%,死亡率增加44.44%,其病死率在各类病毒性肝炎中居首位;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河北、安徽、黑龙江几个省市戊型肝炎的发病率已经超过甲型肝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