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虫性“下疳”的鉴别诊断
锥虫性“下疳”是指寄生原虫引起的下疳,需要与一期梅毒(硬下疳)和疳积鉴别诊断。一期梅毒容易诊断治疗,如果抓住时机及时诊治,可完全治愈。疳积多发于儿童,多是由于营养失衡导致的。检查时应注意区分。
布氏锥虫系细胞外寄生原虫,其亚种形态均极为相似,故统一叙述,虫体中央有一个核,后端有一个动基体,鞭毛附着于动基体,沿虫体侧波状膜到达虫体前端后游离,锥虫形态多变,外形为长纺锤状,有细长型(长20~40m,游离鞭毛长达6m)或粗短型(长15~25m,宽3.5m,游离鞭毛短于1m或鞭毛不游离),细长者多见于外周血液内,呈梭状;粗短者多见于组织内。下面介绍锥虫性“下疳”的鉴别诊断:
多发性骨髓瘤怎么治疗.jpg"/>
1、一期梅毒(硬下疳):
一期梅毒也叫原发性梅或初疮,其临床损害为硬下疳与近卫淋巴结肿大。硬下疳病人不论就忌讳或预后而言,都极为笨重。早期梅毒病人虽然传染性最大,但较易诊断、治疗,倘能早期确诊,及时给以有理治疗,既可完结贯彻治愈,又可免于播音和危害社会的目的。因而对于一期梅毒必须格外讲究。
2、疳积:
是小儿时期,尤其是1~5岁儿童的一种常见病证。是指由于喂养不当,或由多种kaiyun全站网页版登陆的影响,使脾胃受损而导致全身虚弱、消瘦面黄、发枯等慢性病证。疳证与麻疹、惊风、天花并称为儿科四大证。但古代所说之疳积已与现代之疳积有了明显的区别,在古时候,由于生活水平的限制,人们常常饥饱不均,对小儿喂哺不足,使脾胃内亏而生疳积,多由营养不良而引起,也就是相当于西医所讲的营养不良。而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且近来独生子女增多,家长们又缺乏喂养知识,盲目地加强营养,反而加重了脾运的负荷,伤害了脾胃之气,滞积中焦,使食欲下降,营养缺乏,故现在的疳积多由营养失衡造成。临床表现两种锥虫侵入人体以后的基本过程包括:初发反应期和血淋巴期,以及侵入中枢神经系统的脑膜炎期。初发反应期:患者被舌蝇叮咬后约1周,局部皮肤肿胀,中心出现一红点,即锥虫下疳。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