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原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始建于1971年,是一所承担预防保健、医疗、康复以及医学教育和科研任务的大型综合性医院,是卫生部三级甲等医院和国家爱婴医院、广东省文明医院。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医德建设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香港市民最信赖中国内地医疗机构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现有在职员工2361人,其中医疗技术人员1817人,高级职称人员244人。全院规划病床1500张,现实际开放病床1300张。年总诊疗人次达166万人次,年累计出院病人达3万多人次,年住院手术例数达1.9万人次,平均住院日为13.1天,日均门急诊量达6000多人次。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配备有MR、DSA、CT、CT-PET、乳腺X光机、彩色多普勒诊断仪、骨密度仪、大型生化自动分析仪,以及中央重症监护系统、百级层流手术室、人工肝支持系统等一批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医疗设施。2008年引进了最新的320排4D容积CT扫描仪,拥有最尖端的CT扫描技术,目前国内仅我院所有。医院注重把现代科技手段转化为高效的医护运作机制,实行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建立了信息管理技术系统,包括医学影像和检验数据传输系统、电子病历系统、自动化办公系统等。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作为中山大学医学部的主要临床教学基地,医院拥有临床医学硕士授予点32个、博士点25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专科医师培训基地15个,并于2006年通过国务院学位办公室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评估;现有硕士生导师120人,博士生导师37人。承担了多学科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全国各地进修生的临床教学任务。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学科建设水平快速提升,科研实力进一步增强,共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委以上科研成果奖14项,承担国家、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340项;此外,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作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有8个专业获药物临床试验资格认定;教育部基因疫苗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科研研究中心3个,广东省重点研究实验室1个;主办和承办了《新医学》、《国际内科学杂志》及《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等国家级杂志。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学科门类齐全、专科特色明显。普外科、内分泌科、神经科、肾内科、耳鼻咽喉科属于国家级重点学科;肝移植科、感染性kaiyun全站网页版登陆科属于广东省医学重点专科;肝脏病学科是医院的龙头学科,目前已形成涵盖肝脏内科、肝脏外科、器官移植、重症监护、肝脏影像与介入治疗等多学科综合诊疗和临床科研的强势学科群;风湿内科、骨外科、泌尿外科、介入血管科、精神科、康复科等优势学科,不但在广东省、华南地区享有盛誉,在全国均有一定影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非常重视构建具有竞争力和凝聚力的医院文化体系,用先进的文化武装全体职工,确立了院训、院徽、院歌,形成独特的医院文化并汇集成为强大的发展动力。三院全体医务人员将秉承“医德至上,博积精勤”的院训,发扬救死扶伤、求真务实、争创一流、紧密协作的精神,以“爱心、细心、耐心”的工作作风,竭诚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及东南亚地区的广大民众提供更温馨、优质、高效的健康医疗服务。
天河院区: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600号;岭南院区:萝岗区开创大道2693号;粤东院区:梅州市梅县区 新县城公园北路
乘下列公车可到本院:18、22、33、178、194、210、214、224、229、234、240、269、289、296、547、549(岗顶或中山三院站);地铁:3号线,石牌岗顶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