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途径传播,如输血、器官移植、体外循环、器官移植等,因此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液具有传染性,但日常生活接触,如握手、共同进餐、拥抱、接触其他工具、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不会传染丙型肝炎。丙型肝炎是在我国较常见的病毒性肝炎,是引起肝硬化、肝癌的主要病因。
一、传染源:
丙型肝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以及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但感染者在潜伏期就可通过血液途径传播,如输血、器官移植、体外循环、器官移植等,都可将丙型肝炎病毒传染给他人。
二、传播途径:
1、血液传播:若皮肤、黏膜出现破损,且接触患者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如血液透析、器官移植等,就有可能将丙型肝炎病毒传染给他人;
2、母婴传播:丙型肝炎病毒可通过母婴途径传播,如果母亲为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在分娩时,若母亲口腔内有丙型肝炎病毒,就可通过产道传播给婴儿;
3、性接触传播: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发生性接触时,如果一方患有丙型肝炎病毒,且与未感染者发生性接触时皮肤、黏膜出现损伤,且未采取防护措施,就有可能将丙型肝炎病毒传染给另一方;
4、其他途径:如不规范注射、共用剃须刀、牙刷等,也可造成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
丙型肝炎患者日常生活中应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血液暴露,与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接触时,应正确使用防护用品,要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避免将丙型肝炎病毒传染给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