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孩子害怕老师是因为老师不能忍受冷淡的态度,也不能接受老师对自己的批评和老师的抵抗感。特别是在我国现在的各种教育环境中,很多老师不能总是以肯定的态度、欣赏的眼睛和鼓励的语言对待学生,而是以否定的态度、批判的眼睛和批判的语言对待学生,孩子对老师的恐惧产生抵抗感。这种负面情绪直接影响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应引起老师和家长的重视。那么,作为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这种恐惧,缓解孩子对老师的抵抗?
让孩子说话
父母发现孩子对老师有抵抗感的时候,首先要给孩子营造宽松自由的发表意见的心理氛围,让孩子不隐瞒地说明老师批判自己的原因和对自己的态度和批判自己的心情。家长一方面要认真听取孩子对事情的所有陈述,以及孩子对老师的批评和处理意见。另一方面,要冷静分析儿童抵抗心理的主要原因,用适当的方法解决。如果孩子认识偏激或行为错误,家长应积极引导,如果老师处理问题有片面或错误,家长应积极与老师交换意见,帮助老师弥补教育过程的疏忽和过失,解决孩子的抵抗心理,实现真正教育孩子的目的。
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同理心是让孩子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创造情景让孩子体验老师的困难,在这个过程中改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减轻或避免孩子对老师的抵抗。不要在不明确事实真相之前简单粗暴地批评孩子,也不要对老师感到不满。如果有的家长听说孩子在学校不听老师的话,撞到老师的话,就不会乱骂孩子,也不会向孩子说明道理。这既不能教育孩子,也不能缓解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矛盾,也不能增加孩子对教师的抵抗感,也不能客观地看待孩子,也不能认为孩子什么都好。孩子对老师有意见的话,就不会思考地谴责老师。家长这种不经调查研究,草率地批评老师的做法,促进孩子对老师的抵抗,对孩子的人格产生极差的负面影响。
多找老师谈谈
家长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老师也要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行为,这对家长和老师共同教育孩子、避免孩子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是极其重要的。例如,小学一年级的小刚在课堂上纪律不好,不仅小动作多,还影响其他同学的课程,老师总是批评他,让他站起来听课,很长一段时间,小刚对老师产生抵抗感,在课堂上的表现越来越差,上课也躲着老师。老师找小刚的父母谈话,反映了小刚在学校违反纪律的情况,小刚的父母不相信这是真的。小刚平日在家很好,特别怕他父亲,只要他父亲在家,他就不敢大声说话。胆子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上课捣乱纪律?通过小刚这件事,小刚的父母意识到自己在家过度约束了小刚的行为,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伸展四肢,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想在学校释放,经常违反纪律。小刚的老师也意识到自己不知道小刚的实际情况,不是在满足小刚的需求的基础上向小刚提出要求,而是像其他同学一样遵守纪律,结果相反。发现问题后,小刚的父母积极配合老师,改变了小刚不遵守纪律的坏习惯。
如果孩子对学习感兴趣,保持高学习效率,必须尽量避免孩子对老师的抵抗感产生不愉快的学习体验。同时,要让孩子知道,对老师的尊重并不意味着老师做得对。如果对老师有意见,应该向老师提出建议,只是要重视战略,以后和老师商量,说明实情,消除误解。这不仅是让老师更好地了解你的机会,也是真诚地爱护和帮助老师的机会。(董秀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