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倾向于自我中心。这种倾向的特征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监护人从自己的角度,以自己的经验认识和解决问题,不能意识到别人,特别是孩子对同一个问题的态度和看法,自己的认识和方法似乎是最正确的。这种趋势在思想方法上是主观主义,忽略了客观实际。长期以来以这种倾向教育孩子,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正常发展。
为什么父母有自我中心的倾向?
对于少数家长来说,自我中心倾向是其个性特征的反映。也就是说,这部分家长从小就对待各种事物形成了自我中心的定势,认识、解决问题一直不太考虑他人的态度和方法。对待孩子时,这种势头不仅反映出来,还加强了。有些家长,头脑封建家长制造馀毒严重,父子纲的思想还很奇怪,在他们看来,家长和孩子,家长是绝对的权威。
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自我中心倾向来自于认识原因和情感原因。
在认识上,认为孩子是我的,如何教育、培养当然是我计算的,对孩子的学习、生活中的具体事情,我的想法、我的方法是最好的,别人(包括孩子)不能发表意见。另一方面,孩子太小,我是大人,孩子要听大人,大人比孩子聪明,比孩子成熟,我说你听,我训练你是理所当然的。这样的监护人忘记了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内因在孩子身上,孩子的积极性不会发生变化,父母热,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吗?
在感情上,由于父母的爱,不能为孩子承包一切,过度照顾,过度服务,希望俯首为孩子的牛。这样的情感,会大大强化认识上的自我中心倾向,导致教育的低效,甚至负效。
监护人必须克服自我中心的倾向。
一、充分认识孩子是受教育的主体。
儿童的成长,内因很重要。儿童有各种各样的需求,使儿童产生动机,行动满足需求,产生新的需求、新的动机。儿童的需求有正确和不正确的区别,动机也有正确和不正确的区别。家长要分析孩子的需求,激发孩子的正确动机,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如果家长全部包办替代,就是用家长的需求替代孩子的需求,用家长的动机替代孩子的动机,孩子完全成为客体,其主体精神受到抑制,受到抑制,有什么好的效果呢?家长一定要记住,对于孩子来说,我是外因,我的教育行为,目的是让孩子积极主动,进行自我教育。如果达不到这样的目的,“我”应该认真反思。
二、用心理换位的方法思考教育问题。
心理变化是父母作为孩子想要做的事情。这种换位,会使家长的教育行为减少主观色彩。
转行思考时,要充分体察孩子的角色地位、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孩子的个性特征,回忆孩子的年龄经常想什么,做什么。改变主意,特别强调把孩子当孩子。
为了使换位思考更加现实,建议家长阅读《儿童心理学》和《中学生心理学》。没有书,可以向孩子的老师或其他人请教。
三、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
教育是双边行为,一边教,一边教,善于倾听教育者的声音,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
倾听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和有民主意识。许多家长可以爱孩子,但不能尊重孩子,允许孩子发表不同的意见。这与封建家长制意识和统治思想有关。家长应该明白,孩子虽小,也是家庭中一个平等的成员。凡事听听孩子的想法,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孩子的心灵,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这个世界与成年人有很大不同。在家庭中,要创造一种孩子能充分吐露心声的气氛。孩子的话,再幼稚,家长也要耐心倾听。倾听后,分析孩子的愿望、要求,引导和鼓励他们积极的成分。对于孩子不恰当的想法,必须采取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提高孩子的认识。孩子仍然不明白的,允许孩子存疑,等待时机再进行引导。
家长克服自我中心倾向,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精神,并不意味着一切都听孩子的,那样将导致放任自流。家有家规,下一个题目我们将专门谈谈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