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刚满2岁的复活节,我们去朋友家吃饭。那天有三个年龄相似的少年,带着自己的玩具。孩子们到了小主人的卧室,首先是各自的政治,各自的东西逐渐成熟后,他们开始交换玩具,你开始玩我,我开始玩你,最后大家都对小主人的木制列车轨道感兴趣,三只小脑瓜一起开始建设。
我们六七个成年人坐在楼下,吃着聊着,三个多小时过去了,没有受到孩子的干扰,也没有高声说话。每次我去看他们,他们都会合作铺设列车轨道,用积木建造车站,贡献自己带来的汽车、列车等玩具。三个娃娃互相配合,非常默契,有几次他们还轮流下楼去取需要的东西,然后悄悄地继续工作。
纵观多年的咨询经验,最让学步家长担心的是孩子拒绝分享。家长们内心都非常希望孩子慷慨大方、乐于分享,有些时候在众人面前,往往为了面子,而忽略孩子的心理需求,替孩子做主,强迫孩子分享,给孩子带来伤害。
我总是告诉父母,对于一个学步来说,自私是正常的现象,也是通向共享的必由之路。学步构筑自我意识,构筑所有权概念:我、我、我的、我的。在他们心目中,所有的东西都是“我的”,并没有意识到别人也有“我的”这种观点,也不明白为什么要跟别人分享。其次,他们还没有掌握借和还的概念,不知道借的东西能完全回到赵先生身边,单方面地离开手就意味着丢失。分享意识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首先要建立自我意识,建立我、你、他的关系,而后才能在反复的社交活动中,逐渐体会到分享的快乐。一般来说,儿童要到4岁之后,才能做到心甘情愿的分享。
不过,理解并接纳儿童这种特性,并非意味着我们束手无措,放任孩子“小气”下去。建立孩子的共享意识也需要我们父母的积极参与。参与的方式之一,就是巧妙地给孩子创造分享与合作的机会和条件,让孩子在自由玩耍中,自发产生分享与合作的需求。孩子不肯做一件事情,往往是因为没有这方面的需求。如果儿童总是在成年人严格监督下,因为害怕冲突而不允许他与小伙伴多接触,那么他也不会有分享的需求和愿望。
事实上,在学步儿时期,儿童的玩耍也进入了一个分水岭:他们开始将其他小伙伴融入自己的游戏世界里,开始意识到他人的感受,用一句术语来形容,就是他们开始了“去自我中心化”历程。我们成为监护人,要善于抓住时机,让孩子接触同龄人,放松心情,让孩子自由玩耍,找到共享的必要性,体验共享的喜悦。
我们信任孩子,孩子发挥无限的智慧,发明独特的共享方法。有一天,我去儿子学校开家长会,看到他和同学们在玩摇杆器械,上面只能站一个人。于是他们发明了这样一个游戏:谁爬上去,就要承受大家的推搡,站不住掉下来,就换别人上去。孩子们笑着,快乐地分享这个快乐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