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父子之间的禁言妙语
关键词:#育儿
关键词:#育儿
做爸妈的心里都明白,孩子越是长大,越是难沟通,亲子间的沟通你需要有些策略,哪些是禁言,哪些是妙语,父母要牢牢记心间。
情景回顾
不吃饭,吃薯条
母亲刚准备好午饭,珊珊没精神地伏在餐桌上,不肯拿筷子吃饭。母亲以为珊珊不舒服,谁知道她说:我不吃饭,吃汉堡和薯条……
禁止说:现在是烦人还是烦人?我叫你吃什么就吃什么,不吃什么就不吃,饿死你。很多孩子想吃也不能吃,你真是福中不知福!如果你不吃饭,我会给街上的孩子们吃。好好吃午饭,下午吃茶的时候,妈妈带我去吃汉堡。
专家指出,孩子喜欢好吃的零食是没有厚度的,汉堡和薯条等食品很受孩子们欢迎。虽然如此,但父母总不能让孩子以此作为三餐的主要食粮,否则,不但影响孩子正常的营养吸收,也容易使孩子养成偏食习惯,到发觉时要把这坏习惯改掉就很难了。这些快餐小吃对孩子们来说既美味又简单。此外,这种快餐店的设计氛围也符合孩子们的喜好。此外,随餐附送的玩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因此,很难改变珊珊的想法和偏食倾向。因此,母亲在烹饪时要多下功夫,设计多种颜色、香味、新鲜的食物风格。例如,孩子喜欢吃薯条,可以煮汉堡牛扒和薯条等西餐,做西红柿牛肉三文治,逐渐纠正孩子的饮食习惯。
情景回顾
为什么我出生受苦?
丁杰的父母是上班族,每月挣的工资只有这个月的支出,所以没有给儿子零花钱。丁杰看到同学们有新衣服和新书包上学,自己的衣服和书包都很旧,上课休息的时候想喝水也没钱买,越来越自卑。他开始讨厌父母,讨厌这个家庭。有一天晚饭,他看到桌子上唯一的蔬菜和炒鸡蛋,突然对父母说:你们为什么生我受苦?父母听了很伤心。
禁言:你没有良心,出生养育你,说这些话。有饭吃,有房间,你受什么苦?现在我们很穷,但只要我们乐观面对,我们总是会渡过这个困境。
专家指出,这个社会最害怕相互比较。贫穷不是罪过,但孩子看到别人的生活条件和物质享受比自己好,会引起很大的心理障碍。为了消除这种心理障碍,父母必须给孩子灌输贫困和快乐的意识,让孩子明白快乐不一定是用钱买玩具和电子游戏机。父母可以在假日带孩子去公园呼吸自然空气,去沙滩玩水,这些活动不需要花太多钱,孩子可以在伙伴之间成为话题,对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好处。这是一个自卑的孩子,他认为自己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痛苦的,把这种感情发泄在父母身上。在这种情况下,父母首先要鼓励孩子,告诉他困境是暂时的,只要父母努力工作,总是渡过这个困境。然后引导孩子从正面看整个家庭的状况。例如,虽然不是丰衣足食,但生活比贫困农村的孩子好,父母努力改善家庭生活,让孩子理解父母的心情,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家庭的温暖。
情景回顾
赚钱比我重要吗?”
天佑的父母为了让家庭生活质量好些,除了白天工作外,晚上还要兼职。所以天佑每晚只能陪奶奶吃晚饭,只有周日才能陪爸妈。父母每天给儿子打几次电话询问情况,实际上却冷落了儿子。本周日,天佑的父母一直睡到白天起床,儿子一个人坐在沙发上吃饼干,想起祖母今天去了阿姨家,急忙把儿子带到街上吃汉堡。天佑泪流满面地说:你们只是赚钱,理我吗?我们忙于工作是为了你。不理你,我们就不必这么辛苦了!
妙语:对不起!我们不关心你的心情,让我们谈谈……
专家指出,物质享受当然很重要,但父子之情不容忽视。为了赚更多的钱,剥削了孩子和父母交往的机会,损失肯定比钱多。越来越多的父母因忙碌而忽视了与子女的沟通,当工作停下来时,才发觉自己并不了解子女的想法与喜好,而子女亦因此觉得父母并不关心他们,亲情越发疏远。所以,不少所谓代沟问题都是人为的,如果父母、子女能够有好的沟通,互相关心,又何来代沟呢?孩子想和父母聚在一起,终于等到星期天,父母睡得很晚,让孩子失望。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应该讨论是否需要两个人同时做兼职?能否改为一方打工,双方放弃打工,多陪伴孩子。即使为了生活必须打工,也要和孩子交流,感受他们的心灵世界,扩大父子的心情。
儿童情感的五个需求
受他人喜爱的需求
父母经常给孩子鼓励和赞扬,尽量接受和解决他提出的正当要求,让他感到父母喜欢我,希望我能进步。
归属于集体的需求
孩子喜欢和其他孩子一起玩,一起学习,在集体中幸福。家长要想办法子创造和同伴一起学习和娱乐的机会。即使孩子暂时不得不离开集体(如生病住院、放假回老家等),家长也要设法通过捎口信等多种途径,让孩子了解到伙伴对他的思念,从而让他时刻体会到集体的温暖。
自尊的需要
孩子学什么、怎么学,玩什么、怎样玩等不要由家长硬性规定,家长应明智地激发孩子开动脑筋去想去做,并让他在自我评价中增强责任感。如果孩子有进步,必须立即做出肯定的评价和积极的鼓励。
摆脱过失感的需求
有些孩子犯了错误或经历了几次失败,精神不振,家长此时盲目谴责,容易形成心理压迫状态。因此,父母应该冷静对待孩子的过失,让他知道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只要他们改正了,他们就是好孩子。
克服胆怯的需要
当孩子对陌生的活动产生胆怯的心理而不愿参加时,家长的任务不是催逼他去做或吓唬他,而是有意识地引导他避免不幸和伤害。当孩子不小心跌倒磕破膝盖,这时家长千万不能大惊小怪地制造恐怖气氛,而是安慰他:不要紧张,血流出来还会在身体里长出来的。对孩子害怕的事情,家长要加以解释,以消除他的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