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牛奶越浓越好
家长认为牛奶越浓,孩子得到的营养就越多是不科学的。过浓牛奶是指在牛奶中加入更多的奶粉,少加水,使牛奶的浓度超过正常的比例标准。有些父母害怕新鲜牛奶太淡,所以他们加了奶粉。其实,婴幼儿喝的牛奶浓淡应该与孩子的年龄成正比,浓度应该根据月龄逐渐增加,即使是一个月以内的新生儿,牛奶中混合水的比例也应该根据消化情况逐渐减少。婴幼儿经常吃浓牛奶会引起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甚至拒绝食用,长期以来体重不仅不增加,还会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肠炎。这是因为婴幼儿器官柔软,负担和压力不大。奶粉冲得过浓,或在新鲜奶中掺入奶粉,其营养成分浓度提高,超过婴幼儿胃肠消化吸收限度,不仅不能消化,还可能损伤消化器官。所以,如果以牛奶喂养婴幼儿,应视牛奶的质量、孩子的年龄来决定加水多少。
二、加糖越多越好
不加糖的牛奶不好消化,是许多家长的“共识”。加糖是为了增加碳水化合物所供给的热量,但必须定量,一般是每100毫升牛奶加5~8克糖。加糖过多,不利于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糖过多进入婴儿体内,会使水分积存在身体中,使肌肉和皮下组织柔软无力。这样的宝宝虽然看起来很胖,但是身体抵抗力很差,医学上称之为泥浆型体型。过多的糖贮存在体内,还会成为一些kaiyun全站网页版登陆的危险因素,如龋齿、近视、动脉硬化等。牛奶里加什么糖好呢?最好是蔗糖。蔗糖进入消化道被消化液分解后,变成葡萄糖被人体吸收。有些家长给孩子买葡萄糖,这是不必要的。葡萄糖甜度低,使用过多容易超过规定范围,孩子不甜就拒绝吃。还有一个问题是什么时候加糖。有些家长将糖和牛奶一起加热,牛奶中的赖氨酸与糖在高温下(80℃~100℃)反应,生成有害物质的糖赖氨酸。这种物质不仅不会被人体吸收,还会危害健康,尤其对小儿危害更大。因此,将煮好的牛奶晾在温热(40℃~50℃)后,将糖放入牛奶中溶解。
三、牛奶和巧克力
既然牛奶是高蛋白食品,巧克力也是能源食品,两者同时吃一定有益。事实并非如此。液体的牛奶加上巧克力,牛奶中的钙和巧克力中的草酸会产生化学反应,产生草酸钙。因此,原有营养价值的钙成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缺钙、腹泻、少年儿童发育迟缓、毛发干燥、易骨折、尿路结石发病率增加等。
四、牛奶服药一举两得
有人认为,用有营养的东西送药肯定有好处,其实这是极端的错误。牛奶能够明显地影响人体对药物的吸收速度,使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较相同的时间内非牛奶服药者明显偏低。用牛奶服药,使药物形成复盖膜,使牛奶中的钙和镁等矿物质离子和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非水溶性物质,不仅降低了药效,还可能危害身体。因此,最好不要在服药前后1~2小时内喝牛奶。
五、用酸奶喂宝宝;
、酸奶是一种有助于消化的健康饮品,有的家长经常用酸奶喂宝宝。但酸奶中的乳酸菌所产生的抗生素,虽然能抑制很多病菌的生长,但也破坏了对人体有益的正常菌群的生长条件,影响了正常的消化功能,特别是患有胃肠炎的婴幼儿和早产儿,给酸奶的话,有可能引起呕吐和恶化性肠炎。
六、在牛奶中加入橙汁和柠檬汁,增加风味
让孩子喜欢喝牛奶,在牛奶中加入橙汁和柠檬汁看起来很好。但事实上,橙汁和柠檬都是高果酸果实,果酸遇到牛奶中的蛋白质会使蛋白质变性,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七、在牛奶中添加米汤、稀饭
有些家长认为,这样做可以使营养互补。其实这种做法不科学。牛奶中含有维生素a,米汤和稀饭主要以淀粉为中心,含有脂肪氧化酶,会破坏维生素a。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如果维生素a不足,婴幼儿发育迟缓,体弱多病。因此,即使是为了补充营养,也要分开吃两者。
八、牛奶一定要煮
,牛奶消毒温度要求不高,70℃时3分钟,60℃时6分钟即可。煮沸后,温度达到100℃时,牛奶中的乳糖会变焦,焦糖会诱发癌症。其次,煮沸后,牛奶中的钙会产生磷酸沉淀,从而降低牛奶的营养价值。
九、瓶装牛奶在阳光下晒黑,可以增加维生素D。
所属的监护人从广告中知道补充钙需要补充维生素d,晒太阳是摄取维生素d的好方法,所以抓住药物晒太阳。其实这样做是没有代价的。牛奶可能会得到维生素d,但失去了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C。这三种营养素在阳光下分解,部分或全部丧失,而且在阳光下乳糖发酵,牛奶变质。
十、用精炼乳代替牛奶,
精炼乳是牛奶制品,将新鲜牛奶蒸发到原容量的2/5,加入蔗糖罐制成的40%。有些人受到浓缩的都是精华的影响,用炼乳代替牛奶给孩子喝。这样做显然是错误的。炼乳太甜,必须加5~8倍的水稀释。但是,甜味满足要求时,蛋白质和脂肪的浓度也比新鲜牛奶下降了一半,喂婴幼儿当然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体重不增加,脸色苍白,容易生病等。在炼乳中加水,使蛋白质和脂肪浓度接近新鲜牛奶,糖分含量高,用这种牛奶喂孩子,容易引起孩子的腹泻。另外,如果孩子习惯了甜味今后添加补充剂会变得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