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由于体内可用来制造血红蛋白的贮存铁已被用尽,红细胞生成障碍所致的贫血,特点是骨髓、肝、脾及其他组织中缺乏可染色铁,血清铁蛋白浓度降低,血清铁浓度和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亦均降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常英军
一、缺铁性贫血病因
1.由于缺铁需求量增加,摄入不足:生长迅速的婴幼儿、儿童、月经过多、孕期或哺乳期妇女、铁需求量增加,饮食不足容易导致铁性贫血。
2.铁吸收不良:铁吸收障碍缺铁性贫血者少见,如慢性胃炎等。
3. 失血:尤其是慢性失血,是缺铁性贫血最多见、最重要的原因。消化道出血如溃疡病、癌症、钩虫病、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痔疮出血、服用水杨酸盐后发生胃窦炎等慢性出血,女性月经过多和溶血性贫血伴有铁血黄素尿和血红蛋白尿等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是长期形成的。铁耗尽期,储存铁耗尽,血清铁蛋白减少,此时无贫血,缺铁进一步恶化。储存铁耗尽,血清铁蛋白和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提高,出现缺铁性贫血。
二、缺铁性贫血分期:缺铁性红细胞形成期、缺铁性贫血期。
三、缺铁性贫血的表现:本病临床表现为①原发病临床表现②贫血本身引起的症状③含铁酶活力下降,组织和器官内呼吸障碍引起的症状。
1.上皮组织损伤引起的症状:细胞中铁酶减少是上皮变化的主要原因。口角炎与舌炎:约10-70%患者有口角炎、舌面光滑与舌乳头萎缩,尤其老年人明显。食道蹼。萎缩性胃炎与胃酸缺乏。皮肤与指甲变化:皮肤干燥、角化和萎缩、毛发易折与脱落;指甲不光整、扁平甲,反甲和灰甲。
2. 神经系统方面症状:约15-30%患者表现神经痛(以头痛为主),感觉异常,严重者可有颅内压增高和视乳头水肿。5-50%患者有精神、行为方面的异常,例如注意力不集中,易激动、精神迟滞和异食癖。原因是缺铁不仅影响大脑组织的氧化代谢和神经传导,还能降低与行为相关的线粒单胺酸化酶的活性。
四、缺铁性贫血检查
1.贫血象:初期或轻度缺铁无贫血或轻度贫血。晚期或严重缺铁有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型贫血。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浓度下降的程度通过红细胞计数减少的程度。
2.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跃,粒红比例下降,红细胞系统增生明显活跃。中幼红细胞比例增多,体积略小于一般中幼红细胞,边缘不整齐,细胞浆少,染色偏兰,核固缩似晚幼红细胞,表明细胞浆发育落后于核,粒系细胞和巨核细胞数量和形态均正常。
3.骨髓铁染色:骨髓细胞内外铁染色减少或消失。
4.血清铁蛋白:血清铁蛋白显着减少。
五、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1.本科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原则是①病因治疗:尽量去除缺铁和贫血的原因②补充足够量的铁,使机体合成血红蛋白,补充体内铁的贮藏量达到正常水平。
2.病因治疗:病因治疗对纠正贫血的效果、速度和防止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3.铁剂治疗:(1)口服铁剂:最常用的制剂是硫酸亚铁、富马酸铁(富血酸)。服药时避免茶叶,以免铁被单宁酸沉淀而被吸收。(二)注射铁剂:一般尽量用口服药治疗,仅在下列情况下才应用注射铁剂:①肠道对铁的吸收不良,例如胃切除或胃肠吻合术后、慢性腹泻、脂肪痢等;②胃肠道kaiyun全站网页版登陆可由于口服铁剂后症状加重,例如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结肠炎、胃切除后胃肠功能紊乱及妊娠时持续呕吐等;③口服铁剂虽经减量而仍有严重胃肠道反应。常用的铁注射剂有右旋糖酐铁及山梨醇枸橼酸铁。(三)辅助治疗:加强营养,增加含铁丰富的食品。
6、缺铁性贫血饮食治疗
饮食原则为:
1.提供含铁丰富的食物
2.提供高蛋白饮食,促进铁的吸收和合成血红蛋白
3.提供含维生素c的高食物,使三价铁恢复为易吸收的二价铁
4.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克服长期偏食素食等不良习惯。
配餐时,根据每天充足的热量精心选择富含铁的食物,如肝、腰、肾、红瘦肉、鸟类动物血、蛋奶、硬果、干果(葡萄十、杏干、枣)、香菇、木耳、蘑菇、海带、豆制品绿叶蔬菜等。铁的吸收利用率高的食物有瘦肉、鱼鸟、血、内脏,含有血红素铁。吸收率为10%-20%。其他含有非血红素铁的食物有乳蛋、谷类、硬果、干果的蔬菜(其中蛋黄为3%,小麦为5%)吸收利用率低,在10%以下。同时,应避免使用含有降低吸收率的草酸、植酸、单宁酸高的食物,如菠菜、苋菜、空心菜等。注意配备西红柿、柿子、苦瓜、油菜、白菜等维生素c高的蔬菜。蛋白质摄取量高,每天体重1.5克,合成血红蛋白。烹饪用具应该用铁锅。吃补铁时不要喝茶,以免影响铁的吸收。合理安排饮食次数和内容,食欲差,胃纳少的患者可以吃少量的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