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病人是由病菌感染引起的,治疗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抗结核药物治疗对结核的控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合理的化疗可以使病灶全部灭菌、痊愈。让我们来看看肺结核治疗方法抗结核药物治疗(简称化疗)。
抗结核药物治疗原则在疫情病学方面,主要作用是缩短结核病感染期,降低死亡率、感染率和患病率。每个患者都是达到临床和生物治愈的主要措施。合理化疗是指对活动性结核坚持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全过程使用敏感药物的原则。临床上有结核毒性症状、痰菌阳性、X线病灶具有炎症成分,或是病灶正在进展或好转阶段,均属活动性肺结核,是化疗的适应证。对硬结已久的病灶则不需化疗。对于部分硬结、痰菌阴性者,可临床观察一段时间,若痰菌仍阴性,X线见病灶无活动表现、无明显结核毒性症状者亦不必化疗。
1.初期、联用、适量、规律、药物活动性病灶处于渗处于渗透阶段,或干酪坏死,甚至形成空洞,病灶内结核菌以a群菌为主,生长代谢旺盛,抗结核药物起到杀菌和抑菌的最大作用。此时,病灶局部血管丰富,药物浓度也较高,可使炎症成分吸收、空洞缩小或关闭,痰菌阴转。所以早期对活动性病灶进行合理化疗,可以获得满意效果。
实验证明肺内每1g干酪灶或空洞组织中约有结核菌106-1010条。从未接触过抗结核药物的结核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并非完全一致。每105-106个菌结核菌中,由于细胞突然变化,可以对异烟胺和链霉素进行耐药性。同时,这两种药物的耐药性约为1011种结核菌中只有一种,同时耐药性约为3种的菌物较少。由此可见,只用一种药物治疗,可以消灭大部分敏感菌,但少数耐药菌继续繁殖,最后形成耐药菌的优势。但是,如果连接2种以上的药物,耐药菌很少见,效果比单药治疗好。
用药量应适当。药量不足,组织内药物达不到有效浓度,疗效差,细菌容易产生继发性耐药性。滥用药物和药物量过大,不仅浪费,而且容易产生毒副作用。结核菌生长缓慢,偶尔繁殖(b、c菌群),因此药物应长期保持体内有效浓度。定期使用药物,但早点停药是化疗成功的关键。严格遵循化疗方案订购的给药次数和间隔(例如每天1次或每周3次),以免遗漏或中断。疗程不足使治疗不彻底,增加复发率。坚持合理用药,一般痰菌阴转率达95%以上,停药5年后复发率低于2%,病死率显着下降。合理化疗可在门诊定期随访。由于传染源减少,结核病的流行也得到控制。
肺结核治疗方法抗结核化药物治疗(简称化疗)在此介绍,肺结核的危害不可估量,认真进行治疗、管理、预防、检查各环节,切实检测必治、治疗,改善结核流行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