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糖尿病患者运动有益于机体健康,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加快能量消耗,帮助控制体重,增加肌肉利用葡萄糖,从而起到降血糖效果。然而,有些糖尿病患者运动后血糖仍然没有降,反而有所升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运动后,血糖没降反而升高?
1、运动后立即测血糖
部分糖尿病患者运动强度并不大,运动时间也不长,运动后会立即测量血糖,结果使得血糖水平有所提高。因为运动时身体消耗太多能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使得血糖水平升高,需足够的时间血糖才会逐渐下降且趋于平稳。通常运动后15分钟左右血糖水平较高,休息30分钟后测量血糖才能获得真实的数值。
2、运动强度太大或时间太长
运动强度太大、运动时间太长可过度兴奋交感神经,刺激升糖激素分泌,包括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促进肝脏把储存的糖原转化成葡萄糖,大量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由于肌肉吸收血糖速度比较慢,血糖升高速度快,因此测量的血糖值较高。
3、血糖控制不稳
若糖尿病患者运动前血糖水平高,仍然运动可增加胰腺承受的负担,使得胰岛素严重缺乏,细胞无法利用血液中的糖为身体提供能量,可代偿性分解蛋白质以及脂肪提供能量,从而导致血糖水平升高,严重时可造成酮症酸中毒。有些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大,运动后测量的血糖值就偏高。
4、低血糖后高血糖反应
部分糖尿病患者为能维持血糖稳定而采取少量多餐原则,吃的不多仍然做高强度运动,就会使得血糖偏低,此时身体可产生应激反应,使得血糖短短时间内快速升高,所以测量的血糖值偏高。
温馨提示
糖尿病患者应根据年龄、体重、所用的药物和并发症来选择合适的运动量。中青年糖尿病患者没有注射胰岛素,也没有明显的并发症,可选择稍微强度大的运动如打球、跑步和慢跑等,每次运动持续30分钟以上,一周坚持4~5天;若患者的年龄大,正在接受胰岛素治疗,那么需适当的控制运动量,运动以身体稍微出汗为宜。不可做剧烈运动,以免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诱发意外。注射胰岛素的患者不能餐前、餐后运动或空腹运动,运动时间应安排在饭后2小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