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带有乙型肝炎病毒的人,应避免与其有血液、体液接触,更不要擅自用药治疗,以免导致乙型肝炎病毒传播。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主要通过血液、体液传播,以及母婴传播等方式传染。
1、避免血液、体液接触:乙型肝炎病毒主要存在于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液和体液中,如果与其发生血液、体液接触,如共用剃须刀、修脚刀、牙刷等,有可能会导致皮肤破损,病毒从破损处进入机体,从而导致感染;
2、避免共用剃须刀:如果与乙型肝炎患者共用剃须刀,剃须刀会残留有乙型肝炎病毒,即存在一定感染几率,因此应避免共用剃须刀;
3、避免擅自用药:对乙型肝炎病毒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常见的有干扰素α-2b注射液等,如果擅自使用干扰素α-2b注射液进行肌肉注射,可能会导致药物无法进入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中,从而影响疗效,因此应避免擅自用药;
4、避免母婴传播:乙型肝炎病毒可存在于母体的血液中,如果在怀孕前没有做好乙型肝炎病毒的筛查和治疗,怀孕后可能会通过脐带将病毒传染给胎儿,对胎儿造成伤害。因此在怀孕前需进行乙型肝炎病毒的筛查,若为阴性,可以通过注射乙型肝炎病毒疫苗产生抗体,起到预防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或者乙型肝炎患者定期到医院检查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载量,以及腹部彩超等检查,了解病情进展。